在房屋建设的时候,混凝土的使用量,是非常之多的。那么,在施工的过程中,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,有哪些呢?同时,对于这些问题,我们又该如何进行解决呢?下面,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!
混凝土的质量缺陷:
1、麻面
麻面是结构构件表面呈现无数的小凹点,而尚无钢筋暴露的现象。它是由于模板内表面粗糙、未清理干净、润湿不足;模板拼缝不严密而漏浆;混凝土振捣不密实,气泡末排出以及养护不好所致。
2、蜂窝
蜂窝是混凝土表面无水泥砂浆,混凝土局部酥松,砂浆少,石子多,石子之间出现空隙,露出石子的深度大于5mm,但小于保护层厚度的蜂窝状缺陷。它主要是由于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(浆少石多),或搅拌不匀、浇筑方法不当、振捣不合理,造成砂浆与石子分离;模板严重漏浆等原因而产生。
3、露筋
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的主筋或箍筋等,没有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。产生原因如下:
混凝土灌注振捣时,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,钢筋紧贴模板;
钢筋混凝土结构断面较小,钢筋过密,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,混凝土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;
因配合比不当混凝土产生离析,浇捣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漏浆;
混凝土振捣时,振捣棒撞击钢筋,使钢筋移位;
混凝土保护层振捣不密实,或木模板湿润不够,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,或拆模过早等,拆模时混凝土缺棱掉角。
4、孔洞
孔洞是指混凝土结构存在着较大的孔隙,局部或全部无混凝土。它是由于骨料粒径过大、钢筋配置过密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导致混凝土下料中被钢筋挡住;或混凝土流动性差,混凝土分层离析,混凝土振捣不实;或混凝土受冻、混凝土中混入泥块杂物等所致。
5、施工缝隙及夹渣
施工缝处混凝土结合不好,有缝隙或夹有杂物,造成结构整体性不良。它是由于在灌注混凝土前没有认真处理施工缝表面;灌注前,捣实不够;灌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时,往往分层分段施工。
在施工停歇期间常有木块、锯末等杂物积存在混凝土表面,未认真检查清理,再次灌注混凝土时混入混凝土内,在施工缝处造成杂物夹层。
6、墙柱底部缺陷
墙柱底部在支模前未彻底清理干净。模板下口缝隙不严密,导致水泥浆外漏。
混凝土和易性差,浇灌高度过大,发生离析现象,漏振或者振捣过度形成跑浆。
7、墙柱子位移错台
上下层墙柱,在楼板处、上下交接位置容易发生位移错台,尤其是边跨柱和角柱更易发生位移。产生原因:
a、放线不准确,使轴线或柱边线出现过大偏差。对于柱距大、轴线尺寸变化多和轴线偏中的柱子,容易出现放线不准而形成错台。
b、下层柱模板支立不垂直,支撑不牢和模板受到侧向撞动(如混凝土料斗冲撞模板等),均容易造成柱上端位移。对于断面小,高度大的柱子和独立柱更容易发生柱上端位移。
8、涨膜
柱上下端位置正确,而柱身偏离轴线。主要原因是模板刚度不够,斜向支撑不对称、不牢固、松紧不一致,浇灌混凝土过程中模板受力大小不一,造成弯曲变形。
a、柱截面扭转主要是放线误差,支模未按轴线兜方,上下端固定不牢,支撑不稳,水平系杆牵拉不良,上部梁板模板位置不正确和浇灌混凝土时碰撞等因素,都可能造成柱身扭转。
b、鼓肚、窜角的主要原因是:
①对于大尺寸柱模板的柱箍,如果强度或刚度不足,或柱箍间距太大时均易出现这种情况。
②浇灌混凝土时振捣不当,振捣器紧靠模板,混凝土产生过大的侧压力,引起模板变形。
③柱模的柱箍、拉条或螺栓断面较小,或者安装不紧固,浇灌混凝土时伸长变形,出现这种情况极难纠正,势必形成截面变形。
9、缺棱、掉角
缺棱、掉角是指梁、柱、板、墙以及洞口的直角边上的混凝土局部残损掉落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前模板未充分润湿,使棱角处混凝土中水分被模板吸去而水化不充分,引起强度降低,拆模时则棱角损坏;另外,拆模过早或拆模后保护不善,也会造成棱角损坏。
10、裂缝
裂缝有温度裂缝、干缩裂缝和外力引起的裂缝三种。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:结构和构件下的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;模板、支撑没有固定牢固;拆模时混凝土受到剧烈振动;环境或混凝土表面与内部温差过大;混凝土养护不良及其中水分蒸发过快等。
解决措施:
1、表面抹浆修补
对数量不多的小蜂窝、麻面、露筋、露石的混凝土表面,可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基层后,用水泥素浆或1:2水泥砂浆掺拌白水泥调色抹平,水泥素浆或水泥砂浆应调色至与周边混凝土颜色相近,待修补部位终凝后,打磨至与周边混凝土颜色相近。
2、细石混凝土填补
当蜂窝比较严重或露筋较深时,则先将松动的石子和突出颗粒剔除,尽量剔成喇叭口,外边大些,然后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表面,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补并仔细捣实。细石混凝土应调色至与周边混凝土颜色相近,待修补部位终凝后,打磨处理。
对于孔洞,则先将松动的石子和突出颗粒剔除,尽量剔成喇叭口,为使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,应将剔凿好的孔洞用钢丝刷或压力水冲洗干净,并充分湿润,保持湿润72小时后,浇筑比原混凝土标号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。
细石混凝土水灰比可控制在0.5以内,并掺一定量的UEA膨胀剂,人工仔细捣实,认真做好养护。待修补部位终凝后,打磨处理。
有的孔洞在浇筑混凝土前要支好模板,再浇筑混凝土,伸出结构面的混凝土影响装修时,将伸出部分再剔掉。
3、错台、涨膜修补
a、错台修补的办法为凿成斜面,形成逐步过渡的形式,选用扁平凿和手砂轮作为工具,斜面的坡度大于1:20~1:30,最大不应大于1:10,要求修补平顺。为降低处理难度和避免色差过大,错台的处理一般在混凝土拆模后或3天龄期前进行。
B、涨膜修补的办法就是凿除多余的混凝土,修整平顺。
4、化学注浆修补
对于细微裂缝将裂缝加以清洗,干燥后涂刷两遍环氧胶泥进行表面封闭;对于较深的或贯穿的裂缝,采用环氧树脂注浆后表面再加刷环氧树脂胶泥封闭,具体做法如下:
1)查找裂缝,清理基层水渍,使裂缝完全显现
2)在裂缝两侧先钻斜孔并注入环氧树脂(可对结构起补强作用并止水),钻孔垂直深度为混凝土结构厚度h的1/3~1/2;孔间距为300mm~500mm,孔径不大于20mm,斜孔倾角为45°~60°,当需要预先封缝时,封缝的宽度为50mm。